可控核聚变是什么
2023年12月29日,由25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组成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正式宣布成立。
概念透视
可控核聚变指标
涨跌幅 | 主力资金 |
---|
可控核聚变概念主力净流入亿元,当前%。近一个月内最大连涨天数为1天,最大连跌天数为1天。首次提出时间为2024年03月07日。
可控核聚变有哪些优势?
可控核聚变作为一种潜在的清洁能源技术,具有多项显著优势:首先,核聚变产生的能源极为丰富,理论上可以从少量的氢同位素中产生巨大的能量,提供几乎无限的能源供应。其次,与核裂变不同,核聚变过程不产生长寿命的放射性废物,因此对环境的长期影响较小。此外,核聚变反应所需的燃料,如氘和氚,可以从海水中提取,资源丰富且易于获取。安全性也是可控核聚变的一个优势,因为聚变反应的失控风险较低,不会引发类似核裂变反应堆的灾难性事故。最后,可控核聚变有望实现能源生产的本地化,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尽管如此,目前可控核聚变技术仍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实现商业化应用尚需克服技术、经济和工程上的诸多挑战。
可控核聚变产业链如何分布?
原材料供应:涉及核聚变所需的关键材料,如用于制造托卡马克装置的超导材料、钨材料等。
聚变装置研发与制造:包括托卡马克装置、激光点火装置等核聚变实验设备的设计、制造和维护。这些装置是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核心设备。
关键技术研发:如高温等离子体的约束技术、磁场生成技术、激光技术等,这些技术对实现可控核聚变至关重要。
能源转换与利用:核聚变产生的高能粒子需要转换为电能,这涉及到能量转换技术和设备。
工程建设与安装:包括聚变反应堆的土建工程、系统安装和调试等。
运行与维护服务:聚变反应堆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以及相关服务支持。
安全与监管:确保核聚变反应的安全进行,包括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和法规遵守等。
国际合作与科研项目:由于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复杂性,很多研究和开发工作是通过国际合作进行的,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
人才培养与科研机构: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的高端人才,科研机构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对可控核聚变产业链的发展至关重要。
可控核聚变相关技术发展将影响哪些领域?
可控核聚变相关技术的发展将深刻影响能源产业、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科学技术、教育研究、材料科学、航天探索、医疗放射、核能安全监管、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等多个领域。作为一种潜在的清洁、可持续能源来源,可控核聚变有望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对抗气候变化。此外,核聚变技术的进步还将推动相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同时,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也将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对教育和研究领域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对核安全和监管政策提出新的挑战。
可控核聚变市场潜力如何?
可控核聚变作为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其发展前景备受期待。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和实验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据相关研报,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国家点火装置(NIF)实现了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之比(Q值)大于1的突破,尽管这一进展并不意味着清洁能源应用的即时实现,但它验证了可控核聚变的科学可行性,并为未来能源领域带来了信心。 在中国,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如东方超环(EAST)和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HL-2M等离子体电流已突破100万安培,为实现聚变点火迈进了重要一步。国际合作项目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虽然面临延期和预算膨胀的挑战,但各国依然保持高度热情并持续推进。 考虑到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速度和复杂性,以及各国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和合作,预计到2030年,可控核聚变可能会取得更多实验室层面的突破,但商业化应用可能仍需更长时间。一些企业如星环聚能已设定了在2032年前后实现商业化发电的目标,而国际上的一些预测则更为保守,认为至少到2050年才有希望实现商业化。尽管存在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可控核聚变作为一种潜在的几乎无限的能源供应方式,其研究和开发将继续得到全球科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和支持。
可控核聚变相关标的有哪些?
可控核聚变概念相关股票中中油资本,东方电气,中国核建,厦门钨业,上海电气,东方精工,河钢股份,中油工程,西部超导,精达股份,安泰科技等个股成长性强,可重点关注。
可控核聚变行业龙头及介绍
|
---|
中油资本(000617.SZ) | - | - | - | - | 89.47亿元 | 12.69亿元 |
东方电气(600875.SH) | - | - | - | - | 165.48亿元 | 11.54亿元 |
中国核建(601611.SH) | - | - | - | - | 295.49亿元 | 5.51亿元 |
厦门钨业(600549.SH) | - | - | - | - | 83.76亿元 | 3.91亿元 |
上海电气(601727.SH) | - | - | - | - | 222.45亿元 | 2.92亿元 |
东方精工(002611.SZ) | - | - | - | - | 9.89亿元 | 2.76亿元 |
河钢股份(000709.SZ) | - | - | - | - | 325.41亿元 | 2.32亿元 |
中油工程(600339.SH) | - | - | - | - | 171.29亿元 | 1.94亿元 |
西部超导(688122.SH) | - | - | - | - | 10.74亿元 | 1.70亿元 |
精达股份(600577.SH) | - | - | - | - | 55.27亿元 | 1.25亿元 |
安泰科技(000969.SZ) | - | - | - | - | 17.82亿元 | 0.83亿元 |
中油资本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将原有资产置出,同时中油资本100%股权的置入,公司持有中油资本100%股权,并通过中油资本及其下属全资公司持有中油财务、昆仑银行、昆仑金融租赁、昆仑信托、中意人寿、中意财险、专属保险、昆仑保险经纪、中银国际、中债信增等公司的相关股权。公司的业务范围涵盖财务公司、银行、金融租赁、信托、保险、保险经纪、证券等多项金融业务,成为全方位综合性金融业务公司。公司将持续做大做强金融业务,形成依托中石油集团强大实业背景和品牌资源,拥有行业内较多金融牌照的金融业务新格局。
东方电气东方电气秉承“求实、创新、人和、图强”的企业精神,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磨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发电设备供应商和电站工程总承包商之一。目前,东方电气的产品已经逐渐扩展到美国、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印度尼西亚、沙特、波黑、瑞典、巴西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方电气作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中国发电设备制造行业中一流的综合技术开发能力。通过自主开发、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具备了大型水电、火电、核电、风电、燃机及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开发、设计、制造、销售、设备供应及电站工程总承包能力。
中国核建在军工工程领域,承担了大量国防军工建设任务,在军工建设领域、核军工工程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在核电建设领域,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国内所有堆型以及出口到国外的不同系列机组的建造,在国际核电工程建设领域具有崇高的地位;在民用工程领域,利用核电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工程建造能力和经验,积极开拓民用工程建设市场,承揽了众多国家重点项目,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和较好口碑;形成了以军工工程、核电工程建设为立足之本,纵向深耕建筑工程价值链的业务布局。公司是我国核电工程建设领域历史久、规模大、专业一体化程度高的企业,不断强化核电技术创新,通过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使核安全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公司拥有多个国家认可实验室,省级认可实验室,省级认定技术中心。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工程实践,本公司积累并掌握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核电工程建造成套技术,在国际国内核电建造工程市场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建立了相对较高的行业进入技术壁垒。
厦门钨业公司主要从事钨精矿、钨钼中间制品、粉末产品、丝材板材、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各种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发光材料、磁性材料、贮氢合金粉、锂电池材料及其他能源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兼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钨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从钨矿山、冶炼、深加工到钨二次资源回收的完整钨产业链,其中灯用钨丝占世界市场的50%以上份额,钨冶炼和粉末产品、超细晶硬质合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稀土产业形成了从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稀土功能材料(稀土永磁材料、储能材料、发光材料等)和科研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能源新材料领域建设了锂电正极材料和镍氢电池负极材料(贮氢合金)两大产品线,其中锂电正极材料包括了钴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等产品。
上海电气产品包括火力发电机组(煤电、气电)、核电机组、风力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环保设备、自动化设备、电梯、轨道交通和机床等。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电气诞生了一大批世界领先的创新产品,如首套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三代四代核电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大型海上风电设备、西气东输的高频电动机等。上海电气品牌在国际和国内多个榜单中名列前茅,荣获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
东方精工“智能包装设备”板块以“智能瓦楞纸箱包装自动化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主营业务,已经拥有东方精工佛山总部、意大利Fosber、美国Fosber、广东佛斯伯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意大利EDF公司等五个制造主体;并以参股、合资等投资方式,使公司同时具备了向客户提供智能物流仓储产品的配套能力,完成了对细分行业的全产业链布局。2017年,公司收购普莱德100%股份,普莱德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PACK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致力于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提供动力电池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控股收购的苏州百胜动力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化生产舷外机、发电机、水泵和发动机的生产厂商,以技术含量高的舷外机为主要产品,是集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河钢股份公司钢铁产品分为板材、棒材、线材、型材四大类,产品覆盖汽车、石油、铁路、桥梁、建筑、电力、交通、轻工、家电等重要应用领域。冷轧薄板、高强螺纹钢筋、管线钢等品牌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获得了世界汽车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汽车板、家电板、管线钢、核电用钢及高强抗震建材打入国内外高端市场。产品中标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红沿河及石岛湾核电站、港珠澳大桥、“华龙一号”核电、亚投行总部、雄安新区市民行政中心等国家级重点项目。公司始终坚持“为人类文明制造绿色钢铁”的环保理念,被誉为“世界最清洁钢厂”,被国家工信部树为钢厂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典范。“逆流活性炭烧结烟气净化装置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和“宽厚板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两项科技成果经中国金属学会专业认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油工程公司在多年的发展中突破了一批新技术,创新了一批新工艺新工法,研制了一批新材料新装备,有力提升了工程建设的能力和水平。陆上油气田地面工程设计施工水平和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陆上长输管道建设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施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炼油化工加快了赶超步伐,在大型乙烯、大型炼厂、大型氮肥等成套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聚酯技术、PTA技术、丙烯酸及酯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
西部超导航空领域用高端钛合金不仅要求组织和性能均匀性要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批次稳定性。公司生产的高端钛合金材料已成为我国航空、航天结构件用主干钛合金,为我国新型战机、运输机的首飞和量产提供了核心材料。公司已成为我国新型飞机用钛合金材料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生产的产品性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和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当,量产后将补上我国“两机”用高性能高温合金的“短板”,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工信部授予“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发改委授予“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中航工业集团授予“航空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
精达股份公司在质量、品牌、技术、规模、战略布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生产设备、检测仪器从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美国、丹麦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引进,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主要产品广泛适用于家用电器、电子材料、电力设备、通讯仪器、汽车电机、电动工具等行业产品配套。形成了安徽、广东、天津、江苏四大生产基地,产品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并有部分产品销往欧美、南亚地区。公司是电磁线行业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并参与了电线电缆行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公司通过了ISO9001标准认证、TS16949、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管理认证。
安泰科技公司以先进金属材料为主业,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非晶/纳米晶带材及制品、难熔材料及制品、粉末材料及制品、磁性材料及制品、焊接材料及制品、过滤材料及环保工程、高速工具钢及人造金刚石工具等领域,为全球高端客户提供先进金属材料、制品及解决方案。公司荣获国务院国资委,国家人事部授予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首都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入选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授予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经济二十强企业”;连年荣获北京市“守信企业”称号。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可控核聚变”概念成分股的解析和诊断,欢迎添加下方微信,并回复 “可控核聚变”。
关注 巨丰百科,学习更多价值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