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是什么
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液的电池,在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寿命、适用范围、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优势。
概念透视
固态电池指标
涨跌幅 | 主力资金 |
---|
固态电池概念主力净流入亿元,当前%。近一个月内最大连涨天数为1天,最大连跌天数为1天。首次提出时间为2020年12月11日。
固态电池有哪些优势?
固态电池概念具有特征,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电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环保性能好。安全性高: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相对于液态电池的有机溶剂或聚合物溶液,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较低的燃烧风险。固态电解质能够有效阻隔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直接短路,降低发生爆炸或火灾的风险。这种安全性高的特点使得固态电池在电动汽车等需要高安全性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能量密度高:固态电解质提供了更高的离子导电性,允许更高的离子流通速率和充放电速率,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在相同体积或重量下,固态电池能够存储更多的能量,为电动汽车等设备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 循环寿命长: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往往比传统液态电池更长。固态电解质能够有效阻止电极材料与电解质的反应和漏电,降低电极的损耗和电池内部的副反应,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这使得固态电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降低了更换电池的频率和成本。
固态电池产业链如何分布?
固态电池概念产业链的分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上游原材料与设备:
原材料:包括稀有金属、矿物等,用于制造固态电池的电解质、正极、负极等关键材料。例如,氧化物电解质含锆、镧、钛金属,硫化物电解质含锗金属。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情况直接影响到固态电池的性能和成本。
设备:涵盖采矿、冶炼、加工以及固态电池制造所需的生产线设备,如研磨机、混合机、压制机、热处理设备等。
中游电池材料与生产:
电池材料:包括固态电解质、正极材料(如高镍三元正极、镍锰酸锂、富锂锰基等)、负极材料等。这些材料是固态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研发和生产水平直接影响到固态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电池生产:包括电池的封装、组装、测试等工艺流程,生产出可用于各类应用的固态电池。
下游应用领域:
固态电池在多个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如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系统、电动工具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成为这些领域的主流电池类型。
相关服务与支持:
包括固态电池的研发、检测、认证、标准制定、技术咨询等服务,这些服务对于保障固态电池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固态电池产业链的发展也需要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支持。
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发展将影响哪些领域?
固态电池概念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将对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包括新能源汽车领域、储能领域、消费电子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军事领域。 新能源汽车领域:固态电池被认为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与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更长的循环寿命以及更高的安全性。这些优势将使电动汽车拥有更长的续航里程、更快的充电时间以及更高的安全性,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储能领域: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系统对于平衡电力供需、提高电网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使其成为理想的储能解决方案,有助于推动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发展。 消费电子领域: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将使消费电子产品拥有更长的续航时间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这将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推动消费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
固态电池市场潜力如何?
根据EVTank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同时,根据另一份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40.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4.2%。这些数据显示,固态电池市场在未来几年内有望实现显著增长。 市场规模显著扩张: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实现大幅增长,市场规模预估在400亿美元至3000亿元人民币之间,具体数值因不同研究机构的预测有所差异。这表明市场普遍看好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前景,预期年复合增长率(CAGR)可能高达180%,反映出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的加速推进。 技术成熟与产业化:固态电池技术预计将在2030年前后实现产业化突破,全固态电池有望成为市场上的重要产品。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计2030年全固态电池有望实现产业化,显示技术成熟度和生产成本控制将达到商业化应用的标准。 需求激增:随着电动汽车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快充能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固态电池凭借其优越性能,市场需求预计将达数百GWh。丰田、宝马、大众等汽车制造商的投资和技术研发,以及三星等电子巨头的参与,均预示着固态电池将在未来十年内迎来大规模应用。 技术进步:固态电池的关键技术难题,如离子电导率低、固固界面稳定性、循环性能等问题,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步解决,推动电池性能的显著提升。丰田宣布在提高电池耐久性和制造长续航里程(1200公里)的固态电池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表明技术进步正加速进行。 投资与合作:全球范围内对固态电池的投资活动将不断升温,不仅包括传统汽车制造商和电池企业,还有初创公司和科技巨头的加入,形成跨行业合作,共同推动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 政策支持:多国政府对新能源技术和材料科学研究的支持,包括对固态电池的直接投资和政策激励,将为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加速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固态电池相关标的有哪些?
固态电池概念相关股票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上汽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华友钴业,亿纬锂能,滨江集团,赛力斯,龙佰集团,中天科技,江苏国泰,尚太科技等个股成长性强,可重点关注。
固态电池行业龙头及介绍
|
---|
宁德时代(300750.SZ) | - | - | - | - | 847.05亿元 | 139.63亿元 |
比亚迪(002594.SZ) | - | - | - | - | 1703.60亿元 | 91.55亿元 |
上汽集团(600104.SH) | - | - | - | - | 1408.60亿元 | 30.23亿元 |
长城汽车(601633.SH) | - | - | - | - | 400.19亿元 | 17.51亿元 |
长安汽车(000625.SZ) | - | - | - | - | 341.61亿元 | 13.53亿元 |
华友钴业(603799.SH) | - | - | - | - | 178.42亿元 | 12.52亿元 |
亿纬锂能(300014.SZ) | - | - | - | - | 127.96亿元 | 11.01亿元 |
滨江集团(002244.SZ) | - | - | - | - | 225.08亿元 | 9.76亿元 |
赛力斯(601127.SH) | - | - | - | - | 191.47亿元 | 7.48亿元 |
龙佰集团(002601.SZ) | - | - | - | - | 70.60亿元 | 6.86亿元 |
中天科技(600522.SH) | - | - | - | - | 97.56亿元 | 6.28亿元 |
江苏国泰(002091.SZ) | - | - | - | - | 88.75亿元 | 2.42亿元 |
尚太科技(001301.SZ) | - | - | - | - | 16.28亿元 | 2.39亿元 |
宁德时代公司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形成了全面、完善的生产服务体系。公司拥有国际一流的研发团队,设立了“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拥有锂离子电池企业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的测试验证中心,参与了《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等多个国家、行业规范及标准的制定。公司承担了“十二五”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项目和智能电网与装备专项项目、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等国家级项目,为首批入选工信部《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的十家动力电池企业之一、《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的八家锂离子电池企业之一。公司曾获得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中国动力和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前10强企业”、中国储能网“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工信部和财政部“2017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
比亚迪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2月,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在全球设立30多个工业园,实现全球六大洲的战略布局。比亚迪业务布局涵盖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能源的获取、存储,再到应用,全方位构建零排放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比亚迪是香港和深圳上市公司,营业额和总市值均超过千亿元。
上汽集团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整车(含乘用车、商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正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的商业化,并开展智能驾驶等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探索;零部件(含动力驱动系统、底盘系统、内外饰系统,以及电池、电驱、电力电子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智能产品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汽车电商、出行服务、节能和充电服务等汽车服务贸易业务;汽车相关金融、保险和投资业务;海外经营和国际商贸业务;并在产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布局。
长城汽车公司多次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500强”、“中国制造500强”,连续多年上榜“福布斯亚太最佳上市公司”、“福布斯2000强”、“《财富》中国500强”、“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等,并被评为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的“推荐出口品牌”,也是商务部、发改委授予的“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首家成为国际氢能委员会成员的中国汽车企业。近年来,长城汽车的技术实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肯定,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国家创新型企业”。
长安汽车公司的主要业务涵盖整车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发动机的研发、生产,并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发展出行服务、新零售、金融投资等领域,进行多维度的产业布局。公司始终坚持以“引领汽车文明造福人类生活”为使命,秉承“节能环保、科技智能”的理念,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汽车,致力于用科技创新引领汽车文明,努力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轿车、SUV、MPV、交叉型乘用车、客车、货车等多档次、宽系列、多品种的产品谱系,覆盖传统燃油和新能源车型,拥有排量从1.0L到2.0L的发动机平台。公司旗下拥有长安乘用车、欧尚汽车、凯程汽车、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长安铃木、长安PSA等众多知名品牌。
华友钴业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在钴铜湿法工艺、钴新材料、环境保护领域拥有了中国一流的自主核心技术,通过了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GB/T19022和GB/T15496管理体系的认证,为公司做强做大钴产业提供了坚实保障。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积淀,完成了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非洲、制造基地在衢州、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局。形成了自有矿产资源为保障,钴新材料为核心,铜、镍产品为辅助,集采、选、冶、新材料深加工于一体的纵向一体化产业结构。
亿纬锂能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锂亚电池居世界前列,锂原电池居国内领先地位。公司主营业务是锂原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也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锂电池相关的配套产品和服务。近几年,公司聚焦动力、储能市场领域,采用高度自动化与信息化的生产方式,为客户提供一流产品和服务,已形成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等核心业务,产品覆盖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安防,储能,新能源汽车,特种行业等市场。公司以“做世界上最好的锂电池,成为行业领先企业”为愿景,以市场为导向,以世界先进的技术与自动化的生产方式,致力于为社会提供高可靠性的锂电池,同时不断追求卓越,专注创新,致力于打造一流“智慧互联能源”方案提供商。
滨江集团公司秉承“创造生活,建筑家”的专业理念,做行业品质引领者,区域品牌领跑者,形成了“品质为基础、战略为导向、品牌为中心、精干高效为手段”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产业发展战略方面,公司业已成为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体,服务业和金融业并重的大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积极转型升级,布局小镇建设,开拓美国西雅图等海外市场,积极对外多元投资,包括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及工业4.0等,全面开启了多元发展的新蓝图。
赛力斯业务还涉及汽车租赁和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主营产品包括超级都市SUV、紧凑型MPV、纯电动微型商用车等整车以及1.0-1.8升、1.5T缸内直喷涡轮增压等节能环保高性能发动机。公司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并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就业先进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荣誉。
龙佰集团集团目前已形成河南焦作、四川德阳、攀枝花、湖北襄阳等多个生产基地,主营钛白粉产能大,规模居亚洲榜首,其产品畅销亚太、拉美、北美、欧洲、中东和非洲等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是“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家绿色矿山”等,“雪莲”商标和“蟒”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中天科技公司在国内率先建成海底光缆完整生产线,拥有海底光缆制造的核心技术,公司旗下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底光缆厂商。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光纤生产的高科技制造商,处于国内同行前列并进入世界前十名,已成为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省公司等集中采购主流供应商。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中天铝线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新型耐热铝合金导线,性能质量优良,得到市场青睐。在射频电缆领域,公司与日立电线联合南京邮电大学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天日立射频电缆有限公司,打造出了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射频电缆产品。
江苏国泰公司供应链服务主要涉及消费品进出口贸易以及电商平台,以消费品进出口贸易为主,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聚焦生活消费品,致力于提供全供应链一站式增值服务。公司控股子公司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硅烷偶联剂,作为国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的先入者,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销量连续多年在国内和国际上名列前茅。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国泰超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是超级电容器电解液产品行业标准的主起草单位。
尚太科技公司主要从事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自主研发生产,并围绕石墨化炉这一关键生产设备,提供负极材料石墨化工序的受托加工业务。公司同时从事碳素制品金刚石碳源的生产,以及其他碳素制品相关受托加工业务。石墨化焦为石墨化炉生产环节的附属产品,由于公司石墨化生产规模较大,也成为公司主要产品之一。作为新兴的负极材料供应商,公司着力于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在自主化和一体化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关键设备自主设计开发,全工序自行生产,打造了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在负极材料制备方法、新产品开发、设备工艺等领域拥有多项研究成果,受到行业的广泛认可。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41项授权专利,包括10项发明专利和31项实用新型专利,有多项专利处于审核状态中。公司积极围绕新能源产业链,与上下游行业开展持续合作,同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探索高性价比的原材料;与设备供应商开发新设备,研究适配性更强、生产效率更高的新工艺;与下游锂电池厂商开展合作研发,探索在比容量、倍率、循环寿命等多项性能更为平衡,综合性能表现更优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固态电池”概念成分股的解析和诊断,欢迎添加下方微信,并回复 “固态电池”。
关注 巨丰百科,学习更多价值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