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是什么
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概念透视
传感器指标
涨跌幅 | 主力资金 |
---|
传感器概念主力净流入亿元,当前%。近一个月内最大连涨天数为1天,最大连跌天数为1天。首次提出时间为2019年12月26日。
传感器有哪些优势?
传感器作为监测和响应环境变化的关键技术设备,具备高灵敏度,能够精确检测微小的环境变化,如温度、湿度、压力和光强等,为系统提供准确数据。它们支持实时监测,为需连续监控的应用提供即时反馈。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环境监测、汽车电子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其小型化设计便于集成到各种设备中。现代传感器具备智能化特点,能执行边缘计算,减少对中央处理系统的依赖,同时注重低功耗运行以适应移动设备和远程监控需求。传感器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且易于集成,具有标准的接口。随着生产技术进步,传感器成本降低,使其应用更加广泛。市场上传感器种类繁多,可检测不同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满足多样化需求。传感器的网络化特性使其能连接到无线网络,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和监控,成为物联网(IoT)技术的基础。在安全关键的应用中,传感器提供必要的安全监测,如汽车防撞系统中的障碍物检测。此外,许多传感器可定制,以满足特定应用需求。这些优势确保了传感器在现代社会技术进步和创新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传感器产业链如何分布?
传感器产业链的分布广泛,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和零部件制造到中游的传感器制造和封装,再到下游的多样化应用领域。上游产业链包括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金属材料以及有机化工材料等,这些是制造传感器所需的基础材料。中游产业链则涉及传感器的制造,如压力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光传感器以及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的生产。下游产业链涵盖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包括通讯电子、消费电子、工业、汽车电子、智慧农业、环境监测、安全保卫、医疗诊断、交通运输、智能家居、机器人技术等多个领域。
在中国,传感器产业链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沿海和华南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江苏等地,这些区域的传感器制造企业更为集中,资源丰富。行业竞争格局受技术、品牌、产业链协同等因素影响,大型企业因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以及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在市场中占据优势。中国政府通过“中国制造2025”、“工业强基”等政策大力支持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援。传感器行业的技术发展正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态势感知信息融合、集成化、微型化和低能耗以及本地化加快等方向迅速发展。
传感器相关技术发展将影响哪些领域?
传感器相关技术的发展对多个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工业自动化中,传感器用于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提升制造效率和质量。智能制造领域结合传感器技术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实现柔性生产和个性化制造。智能交通系统中,传感器监控道路状况和车辆流量,优化交通流,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安全性。环境监测利用传感器监测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状况,对环境保护起到关键作用。医疗健康领域中,传感器用于诊断设备、可穿戴医疗设备和远程监护系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消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中大量使用传感器,用于运动跟踪、健康监测和环境控制等功能。农业利用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作物生长状况和气候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航空航天领域中,传感器用于导航、安全监控和遥感探测,对空间探索至关重要。消防安全系统中,传感器及时检测火灾和有害气体,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物联网(IoT)依赖传感器进行数据收集和传输,实现万物互联。柔性和可穿戴技术得益于柔性传感器的发展,推动了健康监测和运动追踪设备的创新。新能源领域,如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电网中,传感器用于电池管理系统、能量效率优化和安全监控。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上述领域的创新和变革,为智能时代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深远的影响。
传感器市场潜力如何?
华安证券发布研报称,根据Yole的数据,MEMS市场空间将从2021一年的136亿美金,提升至2027年的223亿关金。整体CAGR的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9%。到2027年第一大市场为射频MEMS市场,整体空间为46.64亿美金;第二大市场为惯性市场,IMU惯性和加速度计合计市场空间为44.33亿美金;第三大市场为压力MEMS,市场空间为26.24亿美金;第四大市场为硅麦MEMS,市场空间为23.33亿美金。
传感器相关标的有哪些?
传感器概念相关股票中豪威集团,时代电气,德赛西威,歌尔股份,华工科技,兆易创新,顺络电子,凌云股份,道通科技,华润微等个股成长性强,可重点关注。
传感器行业龙头及介绍
|
---|
豪威集团(603501.SH) | - | - | - | - | 64.72亿元 | 8.66亿元 |
时代电气(688187.SH) | - | - | - | - | 45.37亿元 | 6.31亿元 |
德赛西威(002920.SZ) | - | - | - | - | 67.92亿元 | 5.82亿元 |
歌尔股份(002241.SZ) | - | - | - | - | 163.05亿元 | 4.69亿元 |
华工科技(000988.SZ) | - | - | - | - | 33.55亿元 | 4.10亿元 |
兆易创新(603986.SH) | - | - | - | - | 19.09亿元 | 2.35亿元 |
顺络电子(002138.SZ) | - | - | - | - | 14.61亿元 | 2.33亿元 |
凌云股份(600480.SH) | - | - | - | - | 43.39亿元 | 2.15亿元 |
道通科技(688208.SH) | - | - | - | - | 10.94亿元 | 1.99亿元 |
华润微(688396.SH) | - | - | - | - | 23.55亿元 | 0.83亿元 |
豪威集团集团总部位于上海,研发中心与业务网络遍布全球,年出货量超过123亿颗。豪威集团致力于提供传感器解决方案、模拟解决方案和触屏与显示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在手机、安防、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IoT,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工业、医疗等领域解决技术挑战,满足日与俱增的人工智能与绿色能源需求。“赋能科技,感知无限。”豪威集团将充分完善全球战略性布局,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高度协同的供应链与客户群以及多元杰出的人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并进实现规模效应,秉承技术创新,提升客户满意度和粘性,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并借此与客户一起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时代电气公司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秉持“高质量经营,高效率运营”理念,坚持“同心多元化”战略,在夯实提升轨道交通业务的基础上,逐步拓展轨道交通外市场,打造新的增长点。公司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并提供相关服务,具有“器件+系统+整机”的产业结构,产品主要包括以轨道交通牵引变流系统为主的轨道交通电气装备、轨道工程机械、通信信号系统等。同时,公司还积极布局轨道交通以外的产业,在功率半导体器件、工业变流产品、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传感器件、海工装备等领域开展业务。经过多年的研发积淀和技术引进吸收及自主创新,公司已经具备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成为在电气系统技术、变流及控制技术、工业变流技术、列车控制与诊断技术、轨道工程机械技术、功率半导体技术、通信信号技术、数据与智能应用技术、牵引供电技术、检验测试技术、深海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
德赛西威德赛西威专注于人、机器和生活方式的无缝整合,为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以及车联网技术提供创新、智能、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德赛西威多年来在开发设计、质量管理和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能力,确保公司能够满足汽车制造厂商的多元需求,为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与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歌尔股份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建立了全球领先的综合竞争力。自上市以来,歌尔保持高速成长,年复合增长率达40%以上。秉持一站式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的理念,歌尔深耕产业价值链上下游,已与消费电子领域的国际一流客户达成稳定、紧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从上游精密元器件、模组,到下游的智能硬件,从模具、注塑、表面处理,到高精度自动线的自主设计与制造,歌尔打造了在价值链高度垂直整合的精密加工与智能制造的平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歌尔研发布局全球。在美国、日本、韩国、丹麦、瑞典、北京、青岛、深圳、上海、南京、中国台湾等地分别设立了研发中心,以声光电为主要技术方向,通过集成跨领域技术提供系统化整体解决方案。
华工科技公司以“激光技术及其应用”为主业,在已形成的激光装备制造、光通信器件、激光全息仿伪、传感器、信息追溯的产业格局基础上,针对全球“再工业化”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特点,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智能制造关键产品及解决方案。秉承“为制造的更高荣耀”的企业使命,公司旗下企业华工激光、华工正源、华工高理、华工图像、华工赛百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工业、钢铁冶金、船舶工业、通信网络等重要领域,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激光国家工程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加工国家工程中心、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公司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研究机构开展多层次技术交流和合作,与国际先进技术零距离对接,并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档数控机床国家重大专项等多项。
兆易创新公司致力于各类存储器、控制器及周边产品的设计研发,已通过SGS ISO9001及ISO14001等管理体系的认证,在上海、合肥、中国香港设有全资子公司、在深圳设有分公司,在中国台湾地区设有办事处,并在韩国、美国、日本等地通过产品分销商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本地化服务。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由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每一位都曾在硅谷、韩国、台湾等各地著名IC企业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研发及管理经验。公司产品为NOR Flash、NAND Flash及MCU,广泛应用于手持移动终端、消费类电子产品、个人电脑及周边、网络、电信设备、医疗设备、办公设备、汽车电子及工业控制设备等各个领域。公司先后被评为“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突出贡献单位”、“创新型试点企业”。
顺络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通讯、消费类电子、计算机、LED照明、安防、智能电网、医疗设备以及汽车电子等领域。秉承“遵偱标准、科技创新、持续改进,向全球客户提供优异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的经营理念,凭借先进的管理体系、雄厚的开发能力、优异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服务,公司已成为众多国内知名企业的电子元件供应商。在电感细分领域内,公司在中国市场以及国际市场上均占有较高的市场占用率,技术和规模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的客户遍布全球,已成为国际电子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供应商,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作出了贡献。
凌云股份汽车零部件产品包括:高强度、轻量化汽车安全防撞系统部件和车身结构部件,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产品,低渗透、低排放汽车尼龙管路系统和汽车橡胶管路系统,汽车等速万向节前驱动轴,汽车装饰密封系统等。市政工程塑料管道系统主要用于给排水、天燃气输送领域。公司已在国内主要汽车生产基地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长春、沈阳、烟台、武汉、广州、柳州等城市设立分子公司,在国外设立德国WAG公司、印尼凌云公司,与整车厂的配套能力较强,能够满足整车厂的规模化生产需求;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也为市政工程塑料管道客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凌云”和“亚大”已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和国家市政工程管道输配业的知名品牌。
道通科技公司在全球汽车智能诊断、检测领域深耕十多年,通过紧密跟踪汽车发展趋势和持续进行产品创新,目前已构建了包括汽车综合诊断产品、针对汽车胎压监测系统的TPMS系列和针对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ADAS系列在内的三大产品线。从汽车综合诊断产品开始,公司持续迭代、推出纵向与横向产品,先后发展出TPMS系列、ADAS系列等专业化产品,并延伸出智能化的汽车电子零部件(如胎压传感器)的业务,同时基于多年积累的诊断维修数据与案例,开始提供一体化的智能维修云服务。
华润微公司产品设计自主、制造全程可控,在分立器件及集成电路领域均已具备较强的产品技术与制造工艺能力,形成了先进的特色工艺和系列化的产品线。公司是华润集团半导体投资运营平台,始终以振兴民族半导体产业为己任,曾先后整合了华科电子、中国华晶、上华科技等中国半导体先驱。公司及下属相关经营主体曾建成并运营中国第一条4英寸晶圆生产线、第一条6英寸晶圆生产线,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专项工程。经过多年发展及一系列整合,公司已成为中国本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半导体企业,自2004年起连续被工信部评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公司已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优秀科技成果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级及省部级研发项目在内的多项重要奖项。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传感器”概念成分股的解析和诊断,欢迎添加下方微信,并回复 “传感器”。
关注 巨丰百科,学习更多价值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