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是什么
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角度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人体系统多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技术的总称。
概念透视
生物医药指标
涨跌幅 | 主力资金 |
---|
生物医药概念主力净流入亿元,当前%。近一个月内最大连涨天数为1天,最大连跌天数为1天。首次提出时间为2024年03月21日。
生物医药有哪些优势?
生物医药领域的优势在于其创新性和高度的针对性,能够开发出治疗复杂疾病的新药物和疗法。生物医药利用生物学原理,通过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基础研究,设计和生产出能够精准作用于疾病靶点的药物,如单克隆抗体、基因疗法和细胞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相比传统化学药物,往往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副作用。此外,生物医药还包括了对疾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早期诊断和个性化医疗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医药在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罕见病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不断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革新。
生物医药产业链如何分布?
上游原材料与生物技术:包括中药材、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医药包装材料等,以及基因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等生物技术的研发。
中游药品制造:涵盖生物药、化学制药、中药及医疗器械的制造。生物药品又可细分为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单克隆抗体等。
医学研发服务:包括新药的研发、临床试验、药物设计、医药外包服务(CRO)等。
药品流通服务:涉及药品的批发、分销、零售等环节,包括线下药店、医院药房以及线上医药电商平台。
下游药品消费:包括医疗卫生机构、药店等,最终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
产业园区分布:我国规模以上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山东等地,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中部地区等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市场规模与增长: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超2万亿元。
重点企业:包括生物医药产品类型包含化药、中药、生物制品、原料药、医疗器械、药包材、药用辅料、保健品等的企业。
投融资情况:2016年至2023年,全国的生物医药领域累计投融资事件数量为9147件,市场投资趋于赛道选择和谨慎。
政策支持:国家通过发布多项生物医药产业促进政策,支持生物技术药、化学药、中医药等细分领域产品的研发、成果转化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发展受到政策、技术、资本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完整链条,并在特定区域形成了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相关技术发展将影响哪些领域?
生物医药相关技术的发展将深刻影响医疗健康、疾病预防与治疗、药物研发、生物技术、基因编辑、个性化医疗、药物靶向输送、药物副作用控制、新药上市审批、临床试验、医疗设备、再生医学、细胞疗法、组织工程、纳米医学、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科学、食品科技、化妆品行业、兽医学、生物制药、生物信息学、医疗器械监管、知识产权法律、投资与保险、全球公共卫生政策等多个领域。通过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生物医药技术的进步能够促进新疗法的开发,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效率和精确度,推动医疗健康行业的革新,同时也对伦理、法律和社会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生物医药市场潜力如何?
生物医药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巨大的增长潜力。随着生命健康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生物技术的加速演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家政策的支持,如“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领域之一,推动了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在2022年约为18680亿元,预计在2023-2028年将以约6.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7万亿元。此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如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的集群效应和高质量发展。 预测到2030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将继续扩大规模,创新药和生命科学领域将成为发展重点。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将趋于理性,更加关注早期研发阶段和商业化潜力高的项目。同时,随着国内外药企的合作与竞争,以及中国药企“出海”战略的推进,国产创新药的国际化进程将加快。技术进步,如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以及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将为生物医药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此外,随着生物类似药和创新疗法的不断涌现,以及政策推动下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和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生物医药产业将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生物医药”概念成分股的解析和诊断,欢迎添加下方微信,并回复 “生物医药”。
关注 巨丰百科,学习更多价值知识!